2025-08-27来源:本站编辑
根据国家卫健委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4日,中国在过去三年的新冠疫情防控中累计报告确诊病例9,155,969例。这一数据涵盖了自疫情暴发以来全国范围内的感染情况。
中国新冠疫情最早可追溯至2019年12月2日,武汉市首次报告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病例。随后疫情迅速蔓延,2020年1月23日武汉实施封城措施,标志着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打响。
2022年12月7日单日数据显示,全国新增确诊病例354,017例。同期统计显示,国内累计死亡病例5,235例,病死率为48%。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病毒变异和疫苗接种普及,重症率和病死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
截至2023年12月2日的最新统计,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累计确诊病例总数已达约9,183万例。专家指出,这些数字会随着时间推移持续更新,建议公众以官方发布的最新数据为准。
在区域性疫情方面,广东佛山近期报告478例基孔肯雅热病例。虽然所有病例均为轻症,但由于该病属于蚊媒传染病,具有潜伏期短(2-4天)、传播效率高的特点,防控工作仍面临一定挑战。
根据国家疫情防控政策,城市风险等级划分有明确标准:14天内新增1例确诊病例即会在地名后标注星号。具体划分为:14天内新增1例本地聚集性疫情或新增2-5例本地确诊病例为中风险地区;14天内新增2例及以上本地聚集性疫情或新增超过5例本地确诊病例为高风险地区。
目前带星号城市包括长春、吉林、上海、四川、广西、山东、福建、辽宁、河北、黑龙江、北京、湖南、天津等地。星号标记会在14天后自动消失,若超期未消除可联系通讯服务商进行人工调整。
浙江省疫情形势总体平稳。2022年12月全国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截至2023年2月16日的数据显示,浙江已无新增疫情报告。此前绍兴地区出现的聚集性疫情,经溯源发现与一场葬礼活动有关。
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疫情也得到有效控制。北京市近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数量维持在较低水平,防控措施持续发挥效用。上海市自2021年3月22日起即被列为低风险地区,目前未出现疫情反弹迹象。
国际方面,新冠病毒仍在持续变异。最新监测数据显示,JN.1变异株正在成为全球主要流行毒株,该毒株表现出较强的传染性和免疫逃逸能力,但致病力未见明显增强。
2023年5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表示,虽然病毒仍在变异,但我国疫情总体处于局部零星散发状态,疾病危害程度已显著降低。
国家卫健委强调,尽管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个人防护意识不能松懈。建议公众继续做好日常防护,及时接种疫苗加强针,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