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疫情最新研判:总体低风险 局部高风险区域需警惕青岛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最新通报显示,11月27日0时至24时,全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1例(均为轻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87例。从流行病学调查来看,新增病例主要集中在胶州市、城阳区等区域,且多数病例在集中隔离点和重点人员筛查中发现。根据国家卫健委最新划分标准,青岛市目前整体属于低风险地区,但市北区部分区域仍被列为高风险区。疫情防控专家表示,低风险地区的判定主要基于两个关键指标:一是累计确诊病例未超过50例,二是14天内未发生聚集性疫情。而高风险区的划定则以病例居住地和活动频繁区域为主,实行"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的严格管控措施。值得关注的是,本次青岛疫情的溯源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经国家和省联合专家组综合研判,确认此次疫情为医院聚集性感染,源头与青岛市胸科医院接收的境外输入病例有关。专家组通过病毒基因测序比对发现,本次疫情病毒与青岛港9月感染者病毒基因序列高度同源,基本排除了社区传播的可能性。在应急处置方面,青岛市创造了三项重要纪录:5天内完成千万级核酸检测、5天锁定零号病人、5天确认无社区传播风险。截至最新统计,全市已完成1089万9145份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这为判断疫情风险等级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于市民关心的防控措施,疾控专家特别提醒:
高风险区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者,且第7天风险区域内所有人员完成一轮核酸筛查均为阴性,降为中风险区。高风险地区降为中风险地区后连续3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
目前,青岛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正对重点区域实施分级分类管控。以市北区为例,该区部分高风险小区仍保持严格封控,而其他低风险区域居民凭健康码绿码可正常出行。针对近日新增病例中出现的社区筛查检出案例,疾控部门已迅速开展流调溯源,对相关密接人员实施隔离观察。从疫情发展趋势看,专家预测青岛本次疫情社会面传播风险已基本排除,整体形势可控。若防控措施落实到位,预计7天左右可实现全面解封。但疫情防控部门仍呼吁市民保持警惕,做好个人防护,配合核酸检测工作,共同筑牢疫情防控屏障。青岛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根据疫情发展动态调整风险等级,并通过官方渠道及时发布。市民可通过健康码颜色实时了解自身风险状态,如有异常应及时向社区报备。同时提醒民众,若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新冠疑似症状,应立即前往指定发热门诊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