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与印度启动战略造船联盟

2025-08-28来源:本站编辑

印度已承诺在未来十年内承接1000艘商船的建造任务,作为推动本国造船与海运业发展国家战略的一部分,该国现与韩国HD现代集团达成合作。

7月6日,负责监管HD现代造船业务的中介控股公司HD韩国造船海洋(HD KSOE)宣布,已与印度最大国有造船企业科钦造船厂(CSL)签署全面谅解备忘录(MOU),将在造船全价值链领域开展长期合作。

位于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的科钦造船厂是印度最先进的造船企业,印度政府持有其67.91%的股份。尽管该船厂具备从商用油轮到航空母舰等多种船舶的设计、建造和维修经验,但其技术能力仍落后于韩国、中国和日本的船厂。根据谅解备忘录,HD现代与科钦造船厂将在设计与采购、生产效率与质量提升、人员培训等领域展开合作。

双方的长远目标是通过结合韩国的技术领先优势与印度具有成本效益的制造能力及庞大港口基础设施,共同竞标海外造船订单。当前全球造船市场由韩国、中国和日本主导,印度仅占有0.05%的份额。但行业分析师认为,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快速工业化的经济体量以及支撑不断增长的海运贸易基础的200多个港口,印度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对于正面临中国日益激烈价格竞争的韩国造船企业而言,与印度合作既能获得新的制造基地,又能提前进入这一重要新兴市场。

深化双边关系的努力始于去年。12月,由科钦造船厂首席执行官马杜·S·奈尔和国营印度航运公司首席执行官比内什·库马尔·提亚吉等人组成的印度造船业代表团访问了HD现代重工业的蔚山造船厂。期间他们参观了年产能达50艘大型船舶的设施,并考察了该公司的环保造船技术。大约六个月后,这份谅解备忘录最终敲定。

韩国造船业上一次海外扩张是在2000年代早中期,当时为降低劳动力成本在菲律宾、中国和越南等国建立了大型造船厂。但随着全球行业长期低迷,许多项目后来以大幅折价被出售而告终。

如今,该行业正进入被许多人视为第二轮国际扩张的阶段。在中国海洋实力崛起以及美国、印度等国重新关注海军与物流自给自足的背景下,韩国造船企业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

在美国,对南海等区域海洋主导权的担忧再度浮现,而本国造船业基础已萎缩到连潜艇等关键维修任务都可能耗时数月的地步。为此,韩国韩华海洋于去年12月收购了费城的费城造船厂,并正考虑竞标在美运营的澳大利亚防务造船商奥斯塔公司。美国国会也在推进立法,允许韩国等盟友为美军建造海军舰艇。

在印度,政府预计将科钦造船厂作为该合作的战略起点,最终目标是将技能与技术转移至其他国内船厂。为支持该计划,据报道印度政府仅今年就准备投入最高4万亿韩元(约合29亿美元)的政策资金。

网大智库声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