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8来源:本站编辑
韩国高分子合成领域顶尖科学家、现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材料科学教授崔泰林(Choi Tae-lim),在首尔大学工作15年后于2022年离职。他实验室的10名博士后研究人员随其一同迁往瑞士。这位48岁的科学家曾多次拒绝海外邀约,立志"在韩国培养下一代人才",但日益恶化的科研环境最终迫使他选择瑞士。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他获得了购置10余台设备的资金(每台价值1-2亿韩元),而这在首尔大学难以实现。他带教过的学生如今不仅获得高薪,还能全心投入研究。
"韩国科学技术虽已达到先进水平,但科研基础设施未能同步发展,导致顶尖研究人员持续流失,"崔泰林向《朝鲜日报》表示。去年从首尔大学转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38岁数学家Ernest K. Ryu补充道:"许多有潜力的学者希望来韩国,但我从未听说有人获得韩国大学的聘书。最根本的问题在于缺乏完善的招聘体系。"
过去四年间,首尔大学已有56名教授流向海外机构。理工科领域人才流失尤为严重。韩国工商会六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年韩国科学家流出比例(2.85%)超过流入比例(2.64%),使该国成为人才净输出国。大学学费连续17年冻结导致高校财政紧张,既无法提高多数教授薪资,也难以实施积极的人才引进计划。
高等院校对于开展从基础科学到应用技术的长期高风险研究,以及向产业界输送专业研究人员具有关键作用。美国、中国等国家正是通过吸引顶尖人才实现重大突破。
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等前沿领域问题尤其严峻。根据斯坦福大学《2025年人工智能指数报告》,在38个OECD国家中,韩国硕士及以上AI人才净流入排名第35位,每万人净流出0.36人。这意味着离开韩国的AI专家多于流入人数。这一差距远高于技术领先国家如美国(+1.07)和日本(+0.54),甚至超过阿根廷(-0.22)和希腊(-0.25)等国。
"若不能立即通过大胆投资和结构性改革阻止人才外流,韩国理工科研究的基础将崩塌,"首尔大学工学院院长金英午(Kim Young-oh)警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