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独立时期的声音称,俄罗斯维持控制的努力已持续数十年

2025-08-28来源:本站编辑

乌克兰基辅(美联社)——奥列克桑德尔·多尼伊是1990年学生主导的主权与政治改革抗议活动的领袖之一,这场抗议为乌克兰宣布独立铺平了道路。他记得自己当时认为争取自治的斗争将需要数十年时间。

然而,独立来得比他想象的快得多。苏联解体后,乌克兰于1991年迅速宣布独立,随后举行了获得超过90%选民支持的公投。

“我原本已准备好面对监狱和劳改营,以为这场斗争会持续20到30年,”多尼伊告诉美联社。

独立后莫斯科的掌控仍在持续

在周日乌克兰迎来这一重大事件34周年之际,多尼伊和乌克兰第一代立法者及活动家们描述了尽管脱离了苏联,莫斯科的掌控如何依然持续。俄罗斯通过政治压力、社会分裂以及边缘化亲西方声音等手段施加影响。这最终为三十年后全面入侵乌克兰铺平了道路,也使乌克兰面对侵略性邻国时,不得不为独立与身份认同而战。

早在1990年,多尼伊和其他绝食抗议的学生领袖不仅呼吁脱离莫斯科,还要求革新国内政治制度。

他们的首要提议是举行乌克兰议会的闪电选举,多尼伊认为这对清除仍在职的苏联时代立法者至关重要。然而,这个想法甚至未能获得亲独立力量的广泛支持。

“乌克兰赢得了独立,却未能摆脱共产主义统治阶级,”他说。

在他看来,1990年代初触手可及的机会悄然流失,使乌克兰如今付出沉重代价——它迫切追求加入欧盟和北约,不再将其视为遥远理想,而是维护主权、确保独立道路的紧急必需。

乌克兰首届议会议员奥列克桑德尔·内奇波连科记得,独立前夕社会是如何分裂的。

“很大一部分人是中立的,包括那些摇摆不定、信息不足的人,”他回忆道。“还有一个强大而坚定的核心群体,坚决主张维持苏联、共产主义统治、与俄罗斯的联系等。”内奇波连科表示,“充满激情的变革者”只是少数。

“我们本该更坚定”

他认为,乌克兰自独立初期对俄罗斯影响力代理人的宽容是重大失误。“我们本该更坚定、更彻底,”他说。

这种决心缺失的遗憾不仅限于政治领域。独立初期作出的决定至今仍沉重压在当前为生存而抗击俄罗斯的乌克兰肩上。其中影响最深远的决定之一是选择放弃苏联解体后留在乌克兰领土上的庞大核武库。

“我们本应凭借世界第三大核武库——约五千枚核弹头——走出一条道路,这条道路应让我们有机会有效利用这一潜力实现与西方融合,”1990年代初领导乌克兰核裁军谈判的学者兼政治家尤里·科斯坚科表示。

他说,在领导谈判进程时,他构想的核裁军包括美国在资金和技术上协助乌克兰将核弹头转化为核电站燃料。加入北约本应成为乌克兰的安全保障。科斯坚科称,美方当时已准备好实现这一目标。

向俄罗斯移交核弹头的协议

但科斯坚科回忆,乌克兰最终未能与美国合作,而是被迫将核弹头交给俄罗斯,几乎未获任何回报。他说,为实现这一目标,时任俄罗斯总统鲍里斯·叶利钦要求乌克兰时任总统列昂尼德·克拉夫丘克撤换科斯坚科的谈判负责人职务。这一要求得到了满足。

失去科斯坚科领导后,乌克兰代表团放弃了与美国共同制定的初始方案,选择与俄罗斯合作。科斯坚科表示,乌克兰用核武器换来了俄罗斯价值15亿美元的核燃料和天然气,他认为这仅相当于乌克兰所放弃价值的约1%。

乌克兰未能加入北约,只得到了《布达佩斯备忘录》——一份由美国、英国和俄罗斯对乌克兰主权与领土完整提供保证的协议。对许多乌克兰人而言,这已成为毫无分量承诺的象征。莫斯科先是于2014年吞并克里米亚,后又于2022年全面入侵,彻底撕毁了该协议。三十年后,当乌克兰在俄罗斯侵略的阴影下再次与西方伙伴谈判未来时,1990年代的选择与妥协依然笼罩一切,塑造着其对持久安全的追求。

网大智库声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